老年性精神病主要表現為認知功能下降、行為異常、情緒波動、幻覺妄想及日常生活能力減退。老年性精神病可能由阿爾茨海默病、血管性癡呆、路易體癡呆、額顳葉癡呆、帕金森病癡呆等疾病引起,需及時就醫明確診斷。

1、認知功能下降
記憶減退是早期核心癥狀,表現為近期事件遺忘,如重復提問或放置物品后遺忘位置。隨著病情進展可能出現時間地點定向障礙,嚴重時無法辨認親屬。部分患者存在計算力、判斷力下降,影響日常財務管理和決策能力。阿爾茨海默病引起的認知損害多呈進行性加重,血管性癡呆則可能出現階梯式惡化。臨床常用膽堿酯酶抑制劑如多奈哌齊、卡巴拉汀、加蘭他敏等進行干預。
2、行為異常
常見無目的徘徊、藏匿物品、不當收集行為,夜間可能出現游走或激越行為。部分患者存在攻擊性行為或病理性收集癖,如囤積廢品。路易體癡呆患者更易出現跌倒和姿勢平衡障礙,帕金森病癡呆可能伴隨運動遲緩。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如喹硫平、奧氮平可用于控制嚴重行為紊亂,但需警惕老年人藥物敏感性增加的風險。
3、情緒波動
抑郁焦慮狀態多見,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減退或莫名哭泣。部分患者出現情感淡漠,對親人情感反應減弱。血管性癡呆患者情緒更易波動,可能突然暴怒或哭泣。抑郁癥狀明顯時可考慮舍曲林、西酞普蘭等抗抑郁藥,嚴重躁動可使用小劑量利培酮。需注意抗膽堿能藥物可能加重認知障礙。
4、幻覺妄想
視幻覺在路易體癡呆中尤為突出,患者可能描述看見不存在的人物或動物。被害妄想常見,如堅信財物被竊或配偶不忠。阿爾茨海默病晚期可能出現誤認綜合征,將鏡像認作他人。幻覺妄想癥狀明顯時,可謹慎使用阿立哌唑或帕利哌酮等新型抗精神病藥,需定期評估錐體外系反應。
5、生活能力減退
從復雜工具使用能力下降逐漸發展到基本生活不能自理,如不會穿衣、大小便失禁。額顳葉癡呆患者早期即出現社交禮儀喪失和飲食習慣改變。晚期患者需要完全護理,可能出現吞咽困難導致營養不良。康復訓練可延緩功能退化,吞咽障礙需調整食物質地,必要時進行鼻飼營養支持。
老年精神病患者需保持規律作息和適度活動,家屬應簡化居住環境避免跌倒風險。飲食宜選用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和抗氧化物質的食物如深海魚、堅果,限制高糖高脂飲食。建議每日進行認知刺激訓練如簡單棋牌游戲,音樂療法有助于穩定情緒。定期監測血壓血糖等基礎疾病指標,避免使用加重認知障礙的苯二氮卓類藥物。出現明顯精神行為癥狀時應及時到精神科或神經科就診,長期照護者需關注自身心理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