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瘺可能引發局部感染擴散、肛門功能受損和全身性并發癥。肛瘺是肛周膿腫破潰或切開引流后形成的慢性感染性管道,長期不愈會導致多種健康風險。

局部感染擴散是肛瘺最常見的危害。瘺管反復感染可能形成復雜分支,向周圍組織蔓延,引發肛周蜂窩織炎或直腸周圍膿腫。感染急性發作時會出現劇烈疼痛、發熱和肛門墜脹感,慢性期則表現為肛門潮濕、瘙癢和分泌物滲出。
肛門功能受損可能隨病情進展出現。長期炎癥刺激可導致肛門括約肌纖維化,造成肛門失禁或排便控制困難。高位肛瘺還可能破壞直腸壁結構,引發肛門畸形或直腸陰道瘺等嚴重病變。

全身性并發癥在免疫力低下人群中更易發生。細菌通過瘺管進入血液循環可能引發敗血癥,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現壞死性筋膜炎。慢性感染還會導致貧血、營養不良等全身消耗癥狀。
少數情況下可能誘發癌變風險。病程超過10年的復雜性肛瘺存在鱗狀上皮癌變可能,臨床表現為瘺管分泌物帶血、疼痛加劇和局部硬結形成。

肛瘺難以自愈,建議出現肛門腫痛、流膿等癥狀時盡早就診。通過肛瘺切除術、掛線療法等規范治療,90%以上患者可獲得痊愈。拖延治療可能導致病情復雜化,增加手術難度和復發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