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促甲狀腺激素TSH偏高需根據具體數值和孕周采取不同處理措施。妊娠期TSH升高可能由甲狀腺功能減退、亞臨床甲減或碘缺乏等因素引起,通常建議通過藥物調整、營養干預和定期監測進行管理。

妊娠早期12周前TSH應控制在2.5mIU/L以下,中晚期需低于3.0mIU/L。輕度升高TSH<10mIU/L且游離甲狀腺素FT4正常時,可能與孕期生理變化有關,建議每4周復查甲狀腺功能,同時增加海帶、紫菜等富碘食物攝入。TSH持續高于目標值或伴有FT4降低,需考慮左甲狀腺素替代治療,常用藥物包括優甲樂、雷替斯等甲狀腺激素制劑,用藥期間需每4-6周檢測TSH水平調整劑量。

病理性因素中,橋本甲狀腺炎是常見病因,可能伴隨甲狀腺腫大、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陽性;碘缺乏地區孕婦可能出現甲狀腺代償性增生,伴隨頸部壓迫感。這兩種情況均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激素替代治療,并監測胎兒發育情況。

孕20周后仍存在未控制的明顯甲減TSH>10mIU/L,需評估胎兒甲狀腺功能及生長發育指標。所有治療過程中應避免同時攝入鈣劑、鐵劑影響藥物吸收,間隔4小時以上服用。產后6周需重新評估甲狀腺功能,約30%孕期甲減患者產后可逐漸減停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