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增生可通過非甾體抗炎藥、軟骨保護劑、中成藥等方式治療。骨質增生通常與關節退行性變、長期勞損、年齡增長、代謝異常、遺傳因素等原因有關。
1、非甾體抗炎藥:布洛芬、塞來昔布、雙氯芬酸鈉等藥物可緩解疼痛和炎癥反應。這類藥物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輕癥狀,適用于急性期疼痛控制,需注意胃腸道副作用。

2、軟骨保護劑:硫酸氨基葡萄糖、鹽酸氨基葡萄糖、透明質酸鈉等藥物可促進軟骨修復。長期使用有助于延緩關節退化進程,改善關節活動功能,需連續服用3個月以上見效。
3、中成藥治療:骨刺平片、抗骨增生膠囊、仙靈骨葆膠囊等具有活血化瘀功效。中藥成分可通過改善局部微循環抑制骨贅形成,適合慢性病程患者配合西藥使用。
4、物理治療干預:超短波、紅外線、超聲波等理療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物理因子能減輕軟組織粘連,每次治療20分鐘,10-15次為一個療程,需配合功能鍛煉。
5、局部藥物注射:關節腔注射復方倍他米松或玻璃酸鈉可快速消炎鎮痛。糖皮質激素適用于嚴重滑膜炎,每年不超過3-4次;玻璃酸鈉能增加關節潤滑,需每周注射連續5周。

骨質增生患者日常應控制體重減少關節負荷,建議游泳、騎自行車等低沖擊運動,每日補充鈣800mg和維生素D400IU。避免長時間保持蹲跪姿勢,使用手杖分擔膝關節壓力,疼痛發作期可冷敷15分鐘/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