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五項包括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體、乙肝e抗原、乙肝e抗體、乙肝核心抗體。

1、乙肝表面抗原
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殼蛋白,本身不具有傳染性,但它的存在表示已經感染乙肝病毒。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提示體內存在乙肝病毒感染,可能是急性感染或慢性攜帶狀態。檢測乙肝表面抗原有助于早期發現乙肝病毒感染,為后續治療和預防提供依據。乙肝表面抗原持續陽性超過六個月可能發展為慢性乙肝。
2、乙肝表面抗體
乙肝表面抗體是一種保護性抗體,能夠中和乙肝病毒,防止感染。乙肝表面抗體陽性表示對乙肝病毒具有免疫力,可能是接種乙肝疫苗后產生或曾經感染乙肝病毒后康復。乙肝表面抗體水平越高,保護作用越強。接種乙肝疫苗是獲得乙肝表面抗體的主要方式,建議高危人群定期檢測抗體水平。
3、乙肝e抗原
乙肝e抗原是乙肝病毒復制的標志物,陽性表示病毒復制活躍,傳染性強。乙肝e抗原陽性常見于急性乙肝早期或慢性乙肝活動期,提示病毒大量復制。乙肝e抗原持續陽性可能增加肝硬化和肝癌的風險。部分慢性乙肝患者可能出現乙肝e抗原血清學轉換,即乙肝e抗原轉陰伴乙肝e抗體出現,提示病毒復制減弱。

4、乙肝e抗體
乙肝e抗體是乙肝病毒感染后產生的抗體,陽性表示病毒復制減少,傳染性降低。乙肝e抗體出現通常伴隨乙肝e抗原消失,稱為血清學轉換,是慢性乙肝治療的重要目標。乙肝e抗體陽性并不代表病毒完全清除,部分患者仍存在低水平病毒活動。乙肝e抗體陽性患者仍需定期監測肝功能及病毒載量。
5、乙肝核心抗體
乙肝核心抗體分為IgM和IgG兩種,IgM抗體陽性提示近期感染,IgG抗體陽性表示曾經感染過乙肝病毒。乙肝核心抗體是感染后最早出現的抗體,可終身存在。單獨乙肝核心抗體陽性可能表示既往感染已恢復或隱匿性乙肝病毒感染。乙肝核心抗體檢測有助于判斷感染階段,需結合其他指標綜合判斷。

乙肝五項檢測是診斷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方法,不同組合模式具有不同臨床意義。建議高危人群定期進行乙肝五項檢測,及時發現感染。乙肝疫苗接種是預防乙肝的有效手段,接種后需檢測抗體水平。乙肝患者應遵醫囑定期復查,監測病情變化。日常生活中應注意避免血液和體液接觸,不與他人共用剃須刀、牙刷等個人物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肝臟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