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檢查通常由消化內科或肝病科負責,部分醫院可能由體檢中心、普通內科或感染科承接。肝功能異常可能與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藥物損傷、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因素有關,需結合血液檢測、影像學檢查等手段綜合評估。

1、消化內科:
消化內科是肝功能檢查的首選科室,負責肝炎、肝硬化等常見肝病的診斷。醫生會開具肝功能血液檢測項目,包括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總膽紅素等指標。若發現異常可能進一步安排腹部超聲或CT檢查。
2、肝病專科:
專科醫院或三甲醫院常設肝病科,對疑難肝病具有更高診療水平。這類科室擅長處理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以及肝纖維化、肝癌等嚴重肝病。可能與肝膽外科聯合開展肝穿刺活檢等深度檢查。

3、體檢中心:
常規體檢套餐通常包含基礎肝功能篩查,適合健康人群的早期篩查。體檢發現指標異常時,報告會建議轉診至專科進一步檢查。體檢中心多采用靜脈采血方式,6-8小時空腹后檢測結果更準確。
4、感染性疾病科:
病毒性肝炎等傳染性肝病需在感染科就診,尤其乙肝表面抗原陽性者。科室配備專門的病毒載量檢測設備,可開展乙肝DNA、丙肝RNA等特異性檢查。醫護人員會嚴格執行傳染病防護措施。
5、急診內科:
突發黃疸、肝區劇痛等急性癥狀需立即就診急診科。急診醫生會優先排查膽道梗阻、急性肝衰竭等危重情況,通過快速檢測肌酐、凝血功能等指標評估病情危急程度,必要時啟動多學科會診。

檢查前需保持8-12小時空腹狀態,避免飲酒及高脂飲食三天。慢性肝病患者建議每3-6個月復查肝功能,配合腹部超聲動態監測。日常可適量補充奶薊草提取物、維生素E等護肝成分,堅持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促進肝臟代謝。出現持續乏力、皮膚瘙癢等癥狀時應及時專科就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