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缺鈣可能由鈣攝入不足、維生素D缺乏、激素水平變化、妊娠期高血壓、腎功能異常等原因引起。
1、鈣攝入不足:
妊娠期胎兒骨骼發育需要大量鈣質,若孕婦日常飲食中乳制品、豆制品、深綠色蔬菜等富含鈣的食物攝入不足,易導致血鈣水平下降。建議每日通過牛奶、奶酪、芝麻醬等食物補充800-1200mg鈣。

2、維生素D缺乏:
維生素D促進腸道鈣吸收,日照不足或飲食缺乏海魚、蛋黃等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時,鈣利用率降低。孕婦每天需15μg維生素D,可通過上午10點前曬太陽20分鐘或強化食品補充。
3、激素水平變化:
妊娠期雌激素升高會抑制破骨細胞活性,孕激素增加尿鈣排泄,甲狀旁腺素代償性調節可能不足。這種生理性鈣流失在雙胎妊娠或青少年孕婦中更為明顯。

4、妊娠期高血壓:
子癇前期患者血管痙攣會影響胎盤鈣轉運,可能與血管內皮損傷、鈣離子通道異常有關,通常伴隨水腫、蛋白尿癥狀。需監測血壓并補充鈣劑預防抽搐。
5、腎功能異常:
妊娠合并慢性腎病時,腎小管重吸收鈣功能障礙,尿鈣排出增多,可能伴隨血磷升高、骨痛癥狀。需評估腎小球濾過率并限制高磷飲食。

孕婦應保證每日500ml牛奶或等量乳制品,配合三文魚、蘑菇等維生素D食物,適當進行散步、孕婦瑜伽等負重運動促進鈣沉積。定期檢測血鈣、尿鈣及骨密度指標,出現肌肉痙攣、牙齒松動等缺鈣癥狀時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碳酸鈣、枸櫞酸鈣等補充劑,避免同時攝入高鐵食物影響吸收。妊娠中晚期可增加海帶、蝦皮等高鈣食材,烹飪時用醋促進鈣溶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