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早期主要表現為眼部異物感和輕微瘙癢。沙眼是由沙眼衣原體感染引起的慢性傳染性結膜角膜炎,癥狀發展可分為活動期、瘢痕期和并發癥期三個階段。

活動期患者常出現眼瞼結膜充血、濾泡增生和乳頭肥大。結膜充血表現為眼白發紅,濾泡增生多見于上瞼結膜,呈半透明小泡狀。乳頭肥大會導致結膜表面粗糙,患者有持續磨砂感。部分患者伴有黏液膿性分泌物,晨起時睫毛粘連。

瘢痕期可見線狀或網狀瘢痕形成。隨著病情進展,結膜下組織被破壞,形成白色條索狀瘢痕。瘢痕收縮可導致瞼內翻和倒睫,此時患者會出現明顯刺痛感、畏光流淚等癥狀。角膜血管翳是此期的特征性改變,表現為角膜上緣新生血管長入。
并發癥期可能出現角膜潰瘍、眼干燥癥等嚴重病變。長期倒睫摩擦角膜可致角膜混濁甚至穿孔,嚴重影響視力。晚期患者可能出現淚腺導管瘢痕性阻塞,導致干眼癥狀加重。極少數未及時治療者可發展至全角膜白斑而失明。

出現持續性眼紅、眼癢伴分泌物增多時,建議盡早就醫檢查。通過結膜刮片檢測衣原體抗原可明確診斷,早期規范使用抗生素治療能有效阻斷病情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