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泌素檢查主要用于評估胃酸分泌功能及診斷相關疾病,常見用途有輔助診斷胃泌素瘤、鑒別消化性潰瘍病因、評估萎縮性胃炎、監測胃部手術后功能狀態、排查卓-艾綜合征等。
1、輔助診斷胃泌素瘤
胃泌素瘤是一種神經內分泌腫瘤,可導致胃泌素異常升高。該檢查通過測定血清胃泌素水平,結合胃酸分泌試驗,能幫助識別腫瘤位置。典型表現為空腹胃泌素顯著增高伴胃酸分泌過多,部分患者可能出現反復發作的消化性潰瘍或腹瀉。
2、鑒別消化性潰瘍病因
幽門螺桿菌感染或非甾體抗炎藥使用是潰瘍常見誘因,但少數病例可能由胃泌素異常引起。檢查可區分普通潰瘍與卓-艾綜合征繼發潰瘍。若胃泌素水平升高伴胃酸分泌增加,需進一步行影像學檢查排除腫瘤。
3、評估萎縮性胃炎
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胃酸分泌減少,可能引起反饋性胃泌素升高。該檢查能反映胃黏膜萎縮程度,通常與胃蛋白酶原檢測聯合應用。長期胃泌素增高可能增加胃類癌發生風險,需定期內鏡監測。
4、監測胃部術后功能
胃大部切除或迷走神經切斷術后,殘胃或吻合口可能發生功能異常。檢查可評估術后胃酸分泌狀態,幫助判斷是否存在吻合口潰瘍或傾倒綜合征。部分患者術后可能出現高胃泌素血癥,需鑒別是否為腫瘤復發。
5、排查卓-艾綜合征
卓-艾綜合征由胃泌素瘤引起,表現為頑固性潰瘍、腹瀉和胃食管反流。檢查發現空腹胃泌素超過正常值數倍且胃酸分泌增加時,需行增強CT或奧曲肽掃描定位腫瘤。該綜合征可能為多發性內分泌腺瘤病1型的組成部分,需完善相關篩查。
進行胃泌素檢查前需遵醫囑停用抑酸藥物,避免進食高蛋白飲食。檢查結果需結合臨床表現及其他檢驗綜合判斷,必要時重復檢測或進行激發試驗。日常應注意觀察腹痛、反酸、黑便等癥狀變化,胃泌素瘤患者需長期隨訪。保持規律飲食,避免過度精神緊張,戒煙限酒有助于維持胃腸功能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