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斷裂可能由齲齒、牙外傷、磨牙癥、牙釉質發育不良、咬合異常等原因引起。牙齒斷裂通常表現為牙齒表面缺損、冷熱敏感、咀嚼疼痛等癥狀。

1、齲齒
齲齒是牙齒硬組織被細菌侵蝕導致的疾病,長期未治療的齲齒會使牙齒結構變得脆弱。當齲洞擴大到牙本質深層時,牙齒在咀嚼硬物時容易發生斷裂。齲齒引起的牙齒斷裂可通過復合樹脂充填、嵌體修復等方式治療,嚴重時需進行根管治療或全冠修復。日常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有助于預防齲齒發生。
2、牙外傷
牙齒受到外力撞擊可能導致即刻斷裂或隱裂,常見于運動損傷、跌倒等情況。前牙區更容易因直接撞擊發生冠折或根折。牙外傷后應及時就醫檢查,通過X線片判斷損傷程度。輕微斷裂可采用樹脂修復,嚴重斷裂可能需要樁核冠修復或拔除后種植修復。運動時佩戴防護牙托能有效預防牙外傷。
3、磨牙癥
夜間磨牙或白天緊咬牙會使牙齒承受過大咬合力,長期可導致牙齒出現微裂紋甚至斷裂。磨牙癥患者常見牙齒過度磨損、顳下頜關節不適等癥狀。治療可采用咬合墊緩解壓力,嚴重者需進行咬合調整。心理壓力是磨牙癥常見誘因,適當減壓有助于改善癥狀。

4、牙釉質發育不良
牙釉質發育不全或礦化不良會使牙齒抗折強度降低,輕微外力即可導致斷裂。這類牙齒常表現為釉質表面粗糙、顏色異常。輕度發育不良可通過氟化物涂布增強釉質,嚴重缺損需進行全冠修復。兒童期注意營養均衡對牙釉質正常發育很重要。
5、咬合異常
深覆合、反合等錯頜畸形會導致個別牙齒承受異常咬合力,長期可能引發牙齒斷裂。咬合創傷還會伴隨牙齦退縮、牙齒松動等癥狀。正畸治療可以改善咬合關系,分散咬合力。對于已經出現裂紋的牙齒,需先進行修復再調整咬合。

預防牙齒斷裂需保持良好口腔衛生,定期檢查及早發現齲齒和隱裂。避免用牙齒開瓶蓋或咬硬物,夜間磨牙者應使用咬合墊。均衡攝入鈣、磷等礦物質有助于維持牙齒強度。出現牙齒斷裂應及時就診,根據斷裂程度選擇合適修復方案,延誤治療可能導致牙齒無法保留。修復后仍需注意避免患牙承受過大咬合力,定期復查修復體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