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死性潰瘍性牙周炎可能由口腔衛生不良、吸煙、免疫系統抑制、營養不良、特定病原微生物感染等原因引起。
1、口腔衛生差:長期牙菌斑堆積刺激牙齦,導致局部微循環障礙和缺氧環境。日常需使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線清潔,每半年接受一次超聲洗牙。

2、煙草使用:尼古丁收縮血管減少牙齦供血,焦油破壞上皮屏障功能。戒煙是核心干預措施,可結合尼古丁替代療法或安非他酮輔助。
3、免疫缺陷:HIV感染或化療患者中性粒細胞功能受損,無法有效清除梭桿菌和普氏菌。需優化基礎疾病治療,局部使用0.12%氯己定含漱液控制感染。
4、營養缺乏: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不足影響膠原合成,可能與長期偏食或吸收障礙有關。增加獼猴桃、西蘭花等攝入,嚴重缺乏時需口服維生素補充劑。
5、厭氧菌感染:中間普氏菌和齒垢密螺旋體協同作用,產生組織溶解酶破壞牙周組織。需進行齦下刮治配合甲硝唑、阿莫西林、多西環素三聯療法。

每日攝入富含抗氧化物的深色蔬菜和漿果,進行適度有氧運動增強免疫力。使用軟毛牙刷避免機械刺激,急性期可冷敷緩解疼痛。當出現牙齒松動或頜骨暴露時需立即就診,可能需進行清創術或牙齦瓣手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