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疾病常見的癥狀包括牙齦出血、牙齒敏感和口腔潰瘍。這些癥狀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早期識別有助于及時干預。
牙齦出血多與牙菌斑堆積導致的牙齦炎有關。日常表現為刷牙或咀嚼硬物時出血,伴隨牙齦紅腫。改善口腔衛生是基礎干預措施,使用軟毛牙刷和牙線可減少刺激。若長期未緩解,可能發展為牙周炎,需專業潔治或局部藥物治療。

牙齒敏感常因牙釉質磨損或牙齦退縮導致牙本質暴露。冷熱刺激引發短暫尖銳疼痛是典型特征。含氟牙膏和脫敏劑能封閉牙本質小管,嚴重者需樹脂填充或激光治療。夜間磨牙者建議佩戴咬合墊。
口腔潰瘍呈圓形或橢圓形糜爛面,邊緣充血,中心覆蓋黃白色假膜。復發性口瘡與免疫調節異常相關,維生素B族缺乏或精神壓力可能誘發。潰瘍貼膜可保護創面,含漱液減輕炎癥。持續兩周未愈需排查白塞病等系統性疾病。
部分口腔癥狀可能提示全身性疾病。糖尿病患者的牙齦炎進展更快,白血病早期可能出現自發性牙齦出血。口腔黏膜白斑或長期不愈的潰瘍需活檢排除癌變。定期口腔檢查對早期發現病變至關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