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性突眼與浸潤性突眼的主要區別在于病因、臨床表現及治療方式。單純性突眼多為生理性或輕度甲狀腺相關眼病,而浸潤性突眼屬于Graves眼病的活動期病變,具有更強的侵襲性。

單純性突眼通常由甲狀腺功能異常引起,表現為眼球輕度突出、眼瞼退縮,但無眼外肌增粗或視神經受壓。患者可能出現輕微異物感、畏光,但視力通常不受影響。治療以控制甲狀腺功能為主,如使用甲巰咪唑調節激素水平,配合人工淚液緩解干眼癥狀。多數患者預后良好。

浸潤性突眼與自身免疫反應密切相關,眼球突出程度更顯著常超過22毫米,伴隨眼外肌水腫和眶內脂肪增生。典型癥狀包括復視、眼球運動受限、結膜充血水腫,嚴重時可導致角膜潰瘍或視神經病變。治療需聯合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眼眶放射治療或眶減壓手術。急性期需密切監測視力變化,約20%患者可能遺留永久性視力損傷。

影像學檢查是鑒別兩者的關鍵。單純性突眼CT顯示眼外肌輕度增粗,而浸潤性突眼可見肌肉梭形肥大伴肌腱不受累特征。實驗室檢查中,浸潤性突眼患者促甲狀腺激素受體抗體TRAb滴度通常更高。建議出現視力下降或眼球固定等癥狀時立即就診眼科與內分泌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