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頭暈可通過調整飲食、適度運動、規律作息、心理調節、藥物治療等方式調養。頭暈可能與血壓異常、腦供血不足、耳石癥、貧血、頸椎病等因素有關。

1、調整飲食
飲食上需注意低鹽低脂,避免高鹽食物導致血壓波動。可適量增加富含鐵元素的食物如瘦肉、動物肝臟,有助于改善貧血引起的頭暈。每日飲水保持在1500毫升以上,避免血液黏稠度增高影響腦部供血。避免空腹或暴飲暴食,餐后不宜立即平臥。
2、適度運動
選擇太極拳、散步等低強度運動,每次持續20-30分鐘為宜。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前庭功能,但需避免快速轉頭、彎腰等易誘發頭暈的動作。運動前后需做好熱身和放松,環境應通風良好。合并高血壓或心臟病者應在醫生指導下制定運動方案。
3、規律作息
保證每日7-8小時睡眠,午休不超過30分鐘。起床時遵循"三個半分鐘"原則:醒后平躺半分鐘、坐起半分鐘、雙腿下垂半分鐘。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每1-2小時需變換體位。夜間起床需開燈,防止體位性低血壓導致跌倒。

4、心理調節
焦慮抑郁等情緒可能加重頭暈癥狀,可通過正念冥想、園藝療法等方式舒緩壓力。保持社交活動,避免長期獨處。家屬應多陪伴溝通,及時發現情緒異常。嚴重心理問題需尋求專業心理咨詢或認知行為治療。
5、藥物治療
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改善循環藥物如銀杏葉提取物片、鹽酸氟桂利嗪膠囊,或抗眩暈藥物如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貧血患者可補充多糖鐵復合物膠囊,耳石癥患者需進行手法復位。嚴禁自行服用鎮靜類藥物掩蓋癥狀。

老年人頭暈調養期間需定期監測血壓、血糖等指標,記錄頭暈發作的時間、誘因及伴隨癥狀。居所應移除地毯、門檻等絆倒隱患,浴室安裝防滑墊和扶手。若出現劇烈頭痛、視物模糊、肢體無力等警示癥狀,須立即就醫。長期未緩解的頭暈需完善經顱多普勒、頸椎MRI等檢查明確病因,避免延誤腦血管疾病的診治時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