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紅色毛癬菌主要表現為皮膚出現環形紅斑、脫屑和瘙癢,常見于足癬、股癬和體癬等淺表真菌感染。典型癥狀包括邊界清晰的紅色斑塊、邊緣隆起伴鱗屑、中心區域可能逐漸消退、瘙癢或灼熱感、易反復發作。
1、環形紅斑
紅色毛癬菌感染初期會在皮膚表面形成環形或半環形紅斑,邊緣呈紅色且略微隆起,周圍可能有小丘疹或水皰。紅斑會逐漸向外擴展,中心區域皮膚可能恢復正常或遺留輕度色素沉著。這種特征性皮損常見于軀干、四肢等部位。
2、脫屑
感染區域皮膚表面會出現白色或灰白色鱗屑,尤其在紅斑邊緣更為明顯。鱗屑干燥易脫落,搔抓后可能加重脫屑現象。足底感染時可能出現角質增厚和皸裂,手掌感染則表現為彌漫性脫屑。
3、瘙癢
多數患者會感到患處中度至劇烈瘙癢,尤其在出汗或環境潮濕時癥狀加重。夜間瘙癢可能影響睡眠,反復搔抓會導致皮膚破損和繼發細菌感染。股癬患者可能因摩擦出現明顯不適感。
4、邊界清晰
皮損邊緣與正常皮膚分界清楚,呈現紅色環狀或地圖狀輪廓。邊緣部分常有活動性炎癥反應,可見微小膿皰或結痂。這種邊界特征有助于與其他皮膚病如濕疹進行鑒別。
5、易反復
紅色毛癬菌在潮濕溫暖環境中易復發,特別是未規范治療或免疫力低下者。共用毛巾、鞋襪等物品可能造成交叉感染。足癬反復發作可能引發甲癬,表現為指甲增厚、變黃和分層。
建議保持感染部位清潔干燥,避免搔抓和共用個人物品。選擇透氣性好的棉質衣物,沐浴后徹底擦干皮膚皺褶處。可遵醫囑使用抗真菌藥物,足癬患者需同時處理鞋襪。若出現皮膚潰爛、滲液或發熱等全身癥狀應及時就醫。日常注意增強免疫力,減少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