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是否有積液可通過癥狀觀察和醫學檢查綜合判斷。關節腫脹、活動受限、局部皮溫升高是常見表現,按壓髕骨出現浮動感提示可能存在積液。

一、癥狀自查:
膝關節積液典型表現為關節腔膨隆,髕骨周圍飽滿感明顯?;颊叱V髟V屈伸活動時阻力增大,下蹲或上下樓梯困難。急性期可見皮膚發亮、溫度升高,慢性積液可能伴隨膝關節持續鈍痛。夜間靜息痛與晨起僵硬需警惕炎癥性積液。
二、體格檢查方法:

浮髕試驗是臨床常用檢測手段:伸直下肢放松股四頭肌,檢查者用手掌按壓髕骨上方,若感受到髕骨與股骨髁間有撞擊感,或髕骨下沉后彈起,提示關節腔存在過量液體。積液量超過50毫升時,髕骨周圍可見明顯隆起,按壓髕上囊區域有波動感。
三、影像學確診:
超聲檢查能清晰顯示關節腔液體暗區,測量積液深度,區分滲出液與滑膜增生。X線片可排除骨折或骨關節炎等原發病,磁共振成像對判斷半月板損傷、韌帶撕裂等繼發因素具有優勢。關節穿刺抽液既可確診又能進行生化分析,金黃色液體多考慮創傷性積液,膿性液體提示感染可能。

膝關節積液患者應避免劇烈跑跳運動,推薦游泳、騎自行車等低沖擊鍛煉。控制體重減輕關節負荷,每日補充足量優質蛋白和維生素C促進軟骨修復。急性期可局部冷敷減輕腫脹,慢性期配合中藥熏蒸改善循環,睡眠時墊高患肢促進回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