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疼伴隨出血通常由牙齦炎、牙周炎、齲齒或外傷引起。常見原因包括口腔衛生不良導致的牙齦炎癥、牙結石刺激、牙齒硬組織缺損以及凝血功能障礙等。

牙齦炎是牙齦出血最常見的原因。牙菌斑長期堆積會引發牙齦紅腫,刷牙或咀嚼時易出血。改善刷牙方式并使用牙線清潔牙縫可緩解癥狀,頑固性牙齦炎需接受超聲波潔牙。
牙周炎進展期可能出現牙齦萎縮和牙槽骨吸收。除出血外常伴有牙齒松動、口臭。基礎治療包括齦下刮治,中重度病例可能需要牙周翻瓣手術。伴發急性膿腫時需配合甲硝唑、阿莫西林等抗生素。

深度齲齒或牙隱裂可能傷及牙髓血管,引發自發性出血和劇烈疼痛。這種情況需盡快進行根管治療清除感染組織,缺損較大的牙齒建議全冠修復。急性疼痛期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緩解癥狀。
全身性疾病如血小板減少癥、血友病或長期服用抗凝藥物也會導致牙齦異常出血。這類患者需監測凝血功能,口腔操作前應咨詢血液科醫生調整用藥方案。維生素C缺乏引起的壞血病現已罕見,但嚴重營養不良者仍需警惕。
外傷導致的牙齒斷裂或軟組織撕裂通常出血明顯。應立即用無菌紗布壓迫止血,24小時內進行牙科急診處理。伴有頜骨骨折需拍攝CBCT明確損傷范圍。

持續出血超過48小時或出血量較大時,建議盡早就診排除血液系統疾病。妊娠期牙齦出血與激素變化相關,產后多可自行緩解,但嚴重者仍需在產科醫生指導下進行牙周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