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鐵性貧血可能出現乏力、頭暈、心悸、面色蒼白、異食癖等癥狀。缺鐵性貧血主要由鐵攝入不足、吸收障礙、需求增加或慢性失血等原因引起,導致血紅蛋白合成減少,血液攜氧能力下降。

1、乏力
缺鐵性貧血患者常感到全身無力,活動后容易疲勞。由于血紅蛋白減少,組織器官供氧不足,肌肉無法獲得足夠能量,導致體力下降。輕微活動可能出現氣促,休息后緩解。長期乏力可能影響工作和生活質量。
2、頭暈
腦組織對缺氧敏感,缺鐵性貧血患者可能出現頭暈、頭痛癥狀。站立時可能加重,嚴重時出現暈厥。頭暈程度與貧血嚴重程度相關,血紅蛋白低于60克每升時癥狀明顯。頭暈發作時應立即坐下或平臥,避免跌倒受傷。
3、心悸
心臟為代償缺氧而加快跳動,患者自覺心跳明顯、心前區不適。輕度貧血可能僅在活動時出現心悸,重度貧血靜息時也可發生。長期貧血未糾正可能導致心臟擴大、心功能不全。心電圖檢查可能顯示竇性心動過速。

4、面色蒼白
皮膚黏膜蒼白是缺鐵性貧血的典型體征,以瞼結膜、口唇和甲床最明顯。血紅蛋白減少使血液顏色變淡,皮膚毛細血管充盈不足。蒼白程度與貧血嚴重程度平行,但受膚色影響需綜合判斷。長期貧血可能出現皮膚干燥、毛發枯黃。
5、異食癖
部分患者出現異常食欲,如想吃泥土、冰塊、生米等非食物物質。這種特殊表現與鐵缺乏影響神經系統有關,補鐵治療后多可消失。兒童患者可能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下降等神經系統癥狀。

缺鐵性貧血患者應增加富含鐵的食物攝入,如動物肝臟、紅肉、蛋黃等,同時搭配維生素C促進鐵吸收。避免飲濃茶咖啡影響鐵吸收。輕度貧血可通過飲食調整改善,中重度貧血需在醫生指導下補充鐵劑。治療期間定期復查血常規,觀察血紅蛋白回升情況。長期貧血未糾正需排查消化道出血等潛在病因,女性患者需關注月經量情況。日常注意勞逸結合,避免劇烈運動加重缺氧癥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