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確實可能導致轉氨酶升高。肝臟脂肪堆積會引發炎癥反應,損傷肝細胞膜,促使細胞內的轉氨酶釋放到血液中,表現為肝功能檢查指標異常。

1、脂肪肝與轉氨酶升高的關聯機制: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轉氨酶升高的常見原因。肝細胞內脂肪過度沉積會觸發氧化應激反應,導致肝細胞線粒體功能障礙,進而使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和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從受損細胞漏出。輕度脂肪肝患者轉氨酶可能正常或輕微升高,中重度患者升高更顯著,通常ALT升高幅度高于AST。
2、不同階段的轉氨酶變化特征:

單純性脂肪肝階段約30%患者出現轉氨酶輕度異常<2倍正常值上限;進展至脂肪性肝炎時,60%-80%患者轉氨酶持續升高,可伴γ-谷氨酰轉肽酶GGT異常;若發展為肝纖維化,轉氨酶水平與肝損傷程度呈正相關。需注意轉氨酶數值不能單獨作為病情嚴重程度的判斷標準,需結合影像學及肝彈性檢測綜合評估。
3、需鑒別診斷的其他情況:
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肝損傷、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同樣會引起轉氨酶升高。若脂肪肝患者ALT持續超過100U/L或AST/ALT比值>1,需排查合并其他肝病的可能。長期飲酒者出現AST顯著升高時,需警惕酒精性肝病進展。

脂肪肝患者應通過飲食調整控制每日熱量攝入,減少精制糖和飽和脂肪攝入,增加膳食纖維及優質蛋白;每周進行15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定期監測肝功能及肝臟超聲。合并代謝綜合征者需同步控制血糖、血脂。轉氨酶持續異常超過3個月或顯著升高者,建議肝病專科就診評估是否需要藥物干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