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牙齦腫痛可通過局部清潔、抗感染治療、鎮痛處理等方式緩解,通常由牙菌斑刺激、智齒冠周炎、牙周膿腫等原因引起。
牙菌斑刺激是常見誘因,食物殘渣堆積形成菌斑后會引發牙齦炎癥反應,表現為紅腫、觸痛。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清潔,配合牙線清理牙縫,必要時采用氯己定含漱液抑制細菌繁殖。伴隨出血癥狀時可短期使用碘甘油局部涂抹。

智齒冠周炎多發生于18-25歲人群,阻生智齒周圍軟組織形成盲袋易積存食物殘渣。臨床可見牙齦瓣充血、張口受限,可能伴頜下淋巴結腫大。生理鹽水沖洗盲袋后,可選用甲硝唑聯合阿莫西林控制感染,形成膿腫需切開引流。

牙周膿腫常見于牙周炎患者,深牙周袋內厭氧菌感染導致化膿性炎癥。特征為牙齦半球形隆起、叩痛明顯,可能伴隨牙齒松動。需進行牙周基礎治療,急性期口服奧硝唑,膿腫波動感明顯時需穿刺排膿。

長期未緩解的腫痛或伴隨發熱、面部腫脹時,建議及時口腔科就診排除頜骨骨髓炎等嚴重病變。糖尿病患者出現牙齦腫痛需特別注意血糖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