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更年期綜合征并非所有男性都會出現。該癥狀與個體激素水平變化、生活方式及基礎疾病等因素相關,存在顯著個體差異
男性更年期綜合征的專業名稱為遲發性性腺功能減退癥,主要由于睪丸功能逐漸衰退導致睪酮水平下降引發。典型表現包括情緒波動、疲勞、性欲減退、肌肉量減少等。約30%的40歲以上男性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癥狀,但僅少數需醫療干預。癥狀嚴重程度與睪酮下降速度、遺傳易感性、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以及心理壓力等因素密切相關。

生理性因素:
年齡增長是主要誘因,睪酮水平每年自然下降約1%-2%。長期熬夜、缺乏運動、高脂飲食等不良生活習慣會加速激素失衡。心理壓力過大會加重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放大更年期不適感。

病理性因素:
遲發性性腺功能減退癥可能與下丘腦-垂體病變、睪丸損傷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持續低睪酮水平伴隨骨質疏松或貧血。合并代謝綜合征患者癥狀更顯著,需檢測游離睪酮水平確診。

改善生活方式可緩解多數生理性癥狀。建議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配合阻抗訓練維持肌肉量。飲食需增加鋅、維生素D的攝入,牡蠣、深海魚、堅果等食物有助于支持睪酮合成。心理疏導可通過正念訓練、社交活動調節情緒波動。癥狀嚴重者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激素替代治療,常用藥物包括十一酸睪酮、庚酸睪酮等口服或注射制劑,治療期間需定期監測前列腺特異性抗原和紅細胞壓積。合并慢性疾病患者應優先控制基礎病情,避免自行補充雄激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