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后需注意保暖避風、避免劇烈運動、保持針孔清潔、觀察身體反應、調整飲食作息。
1、保暖避風:
針灸后毛孔開放易受風寒侵襲,需穿高領衣物遮擋頸部大椎穴,空調溫度不宜低于26℃,避免直接吹電扇。冬季外出可佩戴圍巾,夏季忌立即進入溫差大的商場。

2、暫停運動:
治療后24小時內禁止游泳、打球等劇烈活動,瑜伽等舒緩運動也需延后進行。提重物可能導致針眼滲血,搬運物品不超過3公斤為宜。
3、針孔護理:
艾灸后6小時內避免接觸生水,拔罐部位出現紫癜屬正常現象。若針眼發紅瘙癢,可用碘伏棉簽單向消毒,禁止抓撓以防感染。

4、反應觀察:
常見暈針表現為頭暈惡心,需靜臥飲用溫糖水。出現皮下血腫可冷敷處理,持續頭痛或心悸需及時聯系醫師。
5、生活調整:
治療后三天內禁食生冷海鮮,羊肉等發物也需控制。保證7小時睡眠促進經氣運行,避免熬夜看手機等耗傷陰血行為。

針灸后宜食用紅棗小米粥、山藥排骨湯等溫補膳食,配合八段錦兩手托天理三焦招式促進氣血流通。治療當天忌飲酒及辛辣火鍋,48小時內避免桑拿汗蒸。出現持續低熱或針眼溢膿等異常情況,應立即到中醫針灸科復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