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減患者飲食需注重碘攝入平衡、蛋白質補充及避免致甲狀腺腫食物,具體可通過海帶紫菜攝入、優質蛋白選擇、十字花科蔬菜限制、硒元素補充、膳食纖維調整等方式優化營養結構。
1、補碘策略: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原料,缺碘地區患者可每周攝入1-2次海帶、紫菜等海產品。需注意橋本甲狀腺炎患者應避免過量補碘,每日碘攝入量建議控制在150-200微克。海魚、貝類等食物可替代加碘鹽作為碘來源。

2、蛋白選擇:甲狀腺功能減退易導致肌肉流失,每日應保證每公斤體重1.2-1.5g蛋白質。優選三文魚、雞胸肉、豆腐等優質蛋白,避免加工肉制品。乳清蛋白粉可作為營養補充,但需與左甲狀腺素服藥時間間隔4小時。
3、忌口食物:卷心菜、西蘭花等十字花科蔬菜含硫苷,每日食用量不宜超過200克,建議焯水后食用。大豆及其制品可能干擾激素吸收,應與藥物間隔3小時食用。咖啡、濃茶影響藥物吸收需間隔1小時。
4、微量元素:硒參與甲狀腺激素代謝,巴西堅果每日2-3顆可滿足需求,牡蠣、雞蛋也是良好來源。鋅缺乏會影響T4向T3轉化,可通過牛肉、南瓜子補充。鐵元素不足會加重甲減癥狀,動物肝臟每周攝入50克為宜。
5、代謝調節:甲減患者基礎代謝率降低,建議采用少量多餐模式。膳食纖維每日攝入25-30克,燕麥、奇亞籽可改善便秘。需控制精制糖和飽和脂肪攝入,用亞麻籽油、橄欖油替代部分食用油。每日飲水1500-2000ml促進代謝廢物排出。

甲減飲食管理需配合定期甲狀腺功能檢測,運動建議選擇瑜伽、游泳等中低強度項目,每周3-5次每次30分鐘。烹飪方式優先選擇蒸煮燉,避免高溫油炸。保持規律作息有助于激素水平穩定,冬季可適當增加10%熱量攝入。出現體重驟增、水腫加重應及時就醫調整治療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