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淤血綜合征是指盆腔靜脈血液回流受阻導致慢性盆腔疼痛的疾病,主要與靜脈瓣功能不全、長期腹壓增高等因素有關。典型癥狀包括下腹墜痛、性交痛、月經量增多等,可通過超聲檢查確診。
1、病因機制
盆腔靜脈瓣膜功能不全是主要發(fā)病基礎,妊娠分娩可能導致靜脈壁松弛。長期便秘、慢性咳嗽等腹壓增高行為會加重靜脈擴張。部分患者存在卵巢靜脈曲張等先天解剖異常。久坐久站職業(yè)人群因重力作用更易出現(xiàn)靜脈回流障礙。
2、典型癥狀
特征性表現(xiàn)為晨輕暮重的下腹墜脹感,站立后加重而平臥緩解。約半數(shù)患者出現(xiàn)性交后疼痛,月經前癥狀加劇可能伴隨經量增多。部分病例有排尿不適或直腸墜脹感,癥狀持續(xù)超過6個月可考慮慢性病程。
3、診斷方法
經陰道超聲是首選檢查,可見子宮旁靜脈叢直徑超過5毫米或血流淤滯。CT靜脈造影能清晰顯示迂曲擴張的靜脈團。需排除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炎等疾病,腹腔鏡檢查可作為確診金標準。
4、保守治療
輕癥患者建議穿戴醫(yī)用彈力褲改善靜脈回流,每日抬高臀部臥位兩次。地奧司明等靜脈活性藥物可增強血管張力。盆底肌鍛煉和腹式呼吸訓練能降低盆腔壓力,避免提重物和長時間站立。
5、手術治療
對于藥物控制無效的重度患者,卵巢靜脈栓塞術通過介入方式閉塞病變血管。腹腔鏡下靜脈結扎術適用于廣泛靜脈曲張病例,術后需配合抗凝治療預防血栓。絕經后患者可考慮子宮切除術。
日常應保持規(guī)律排便避免用力屏氣,建議采用側臥睡姿減輕盆腔壓力。溫水坐浴和低頻理療可緩解疼痛癥狀,瑜伽等溫和運動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環(huán)。出現(xiàn)持續(xù)疼痛或異常出血時應及時復查,育齡女性備孕前需評估靜脈曲張程度。控制體重和補充維生素C對維持血管彈性具有積極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