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吐黃水可能與膽汁反流性胃炎、腸梗阻、膽囊炎、胃潰瘍、藥物刺激等因素有關。膽汁反流性胃炎通常表現為上腹灼痛、口苦;腸梗阻可能伴隨腹脹、停止排便;膽囊炎易引發右上腹絞痛;胃潰瘍常見餐后疼痛;部分藥物如非甾體抗炎藥可能刺激胃黏膜。需結合具體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1、膽汁反流性胃炎
膽汁反流性胃炎是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胃引起的炎癥。胃部手術史、幽門功能失調可能誘發該病,典型癥狀包括嘔吐黃色苦味液體、胸骨后燒灼感。治療需使用促胃腸動力藥如多潘立酮、黏膜保護劑如鋁碳酸鎂,嚴重時需手術修復幽門。日常應避免高脂飲食,進食后保持直立姿勢。
2、腸梗阻
腸梗阻時腸道內容物無法正常通過,可能因糞石嵌塞、腫瘤壓迫或腸粘連導致。除嘔吐膽汁樣物外,會出現肛門停止排氣、腹部膨隆。需通過胃腸減壓緩解癥狀,使用抗生素如頭孢曲松防治感染,完全性梗阻需緊急手術解除梗阻。術后需逐步恢復流質飲食,避免過早進食纖維素含量高的食物。
3、膽囊炎
膽囊炎癥反應可能導致膽汁排泄異常,常見誘因包括膽結石、細菌感染。特征性表現為墨菲征陽性、黃疸,嘔吐物可含深黃色膽汁。急性期需禁食并靜脈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疼痛劇烈時可使用山莨菪堿解痙。慢性患者需低脂飲食,必要時行膽囊切除術。

4、胃潰瘍
胃潰瘍侵蝕深層黏膜時可能累及血管和腺體,合并膽汁反流會出現黃綠色嘔吐物。幽門螺桿菌感染、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是主要誘因。治療需聯合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鉍劑如枸櫞酸鉍鉀,根除幽門螺桿菌需配合抗生素克拉霉素。飲食應規律,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5、藥物刺激
部分老年人長期服用的藥物如鐵劑、抗生素可能直接刺激胃黏膜,某些降壓藥可能松弛食管下括約肌導致膽汁反流。表現為服藥后嘔吐黃褐色液體。需調整用藥方案,必要時加用胃黏膜保護劑硫糖鋁。服藥時應保持坐立姿勢,用足量水送服。

老年患者出現吐黃水癥狀時,家屬應記錄嘔吐頻率、伴隨癥狀及誘因,就醫時詳細說明用藥史。日常飲食宜少量多餐,避免睡前兩小時內進食。體位性反流者可抬高床頭15度,反流嚴重時建議采用左側臥位。注意觀察有無脫水征象如皮膚彈性下降、尿量減少,及時補充口服補液鹽。定期復查胃鏡、腹部超聲等檢查,排除潛在器質性疾病。合并慢性病患者需在醫生指導下調整基礎疾病用藥,避免藥物相互作用加重胃腸道反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