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感染弓形蟲弓形體病的臨床表現多樣,多數為隱性感染,部分可能出現發熱、淋巴結腫大等非特異性癥狀。弓形蟲感染對胎兒的影響與孕周相關,孕早期感染可能導致流產或胎兒畸形,孕中晚期感染可能引發胎兒神經系統或眼部病變。

典型癥狀包括低熱37.5-38.5℃、持續性乏力、頸部或腋下淋巴結腫大直徑多小于3厘米。部分孕婦可能出現肌肉酸痛、夜間盜汗等類似流感的表現。約30%感染者會出現短暫性皮疹,多呈玫瑰疹樣分布。

胎兒異常表現主要通過超聲檢查發現,包括腦室增寬、顱內鈣化灶、肝脾腫大等。新生兒先天性弓形蟲病可表現為黃疸、視網膜脈絡膜炎、小頭畸形三聯征,部分患兒出生時無癥狀但后續可能出現智力發育遲緩。
診斷需結合血清學檢測IgM/IgG抗體、PCR核酸檢測及超聲影像。孕期篩查建議在孕早期進行,高風險人群接觸貓科動物或生食者需增加監測頻率。

預防措施包括避免接觸貓砂、徹底加熱肉類中心溫度≥67℃、處理生食后規范洗手。確診感染后需在產科和感染科醫生指導下使用螺旋霉素等藥物治療,孕18周后可考慮聯用乙胺嘧啶和磺胺類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