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積水是指尿液在腎臟內積聚導致腎盂和腎盞擴張的病理狀態,可能由尿路梗阻、先天性畸形、泌尿系統結石、腫瘤壓迫或神經源性膀胱功能障礙等因素引起。

1、尿路梗阻
尿路梗阻是腎積水最常見的原因,包括輸尿管狹窄、結石或腫瘤阻塞。尿液無法正常排出,導致腎臟內壓力升高。患者可能出現腰部脹痛、排尿困難等癥狀。治療需解除梗阻,如體外沖擊波碎石術或輸尿管支架置入。
2、先天性畸形
先天性輸尿管腎盂連接部狹窄或膀胱輸尿管反流等發育異常,可造成尿液回流或排泄障礙。兒童患者多見,可能伴隨反復尿路感染。輕度病例可觀察隨訪,嚴重者需手術重建尿路解剖結構。
3、泌尿系統結石
腎結石或輸尿管結石嵌頓會直接阻塞尿流通道,典型表現為突發性絞痛和血尿。結石大小和位置決定處理方式,小于6毫米的結石多可通過藥物排石,較大結石需手術干預。

4、腫瘤壓迫
盆腔腫瘤如子宮肌瘤、前列腺癌或腹膜后腫瘤可能從外部壓迫輸尿管。這類患者往往先出現原發腫瘤癥狀,后期才顯現腎積水。治療需針對原發病灶,必要時行尿流改道手術。
5、神經源性膀胱
糖尿病神經病變、脊髓損傷等導致膀胱收縮功能障礙,殘余尿量增加并引發尿液反流。患者常有排尿不盡感和反復尿路感染。需間歇導尿配合膽堿能藥物治療,嚴重者需膀胱擴大術。

腎積水患者應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飲水量,避免高草酸飲食如菠菜、濃茶等。定期復查泌尿系統超聲監測病情變化,出現發熱、劇烈腰痛等感染征象需立即就醫。長期腎積水可能損害腎功能,早期診斷和治療對預后至關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