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酥益氣活血,強心止痛。適用于心功能不全引起的心痛。消化道潰瘍和慢性結腸炎患者不宜使用蟾酥。那么,蟾酥是什么?蟾酥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

蟾酥是什么?
蟾酥是蟾蜍耳后腺和表皮腺體的分泌物。白色乳液或淺黃色漿液有毒。蟾蜍王蟾酥提取漿液,干燥上色,密封保存后即可入藥。
李時珍說:取蟾酥的方法不同。或者用手把眉棱取白汁放在油紙和桑葉上,放在陰涼處,一夜之間干白,然后放在竹筒里。蟾酥真的很輕,浮,入口甜。或者把蒜、胡椒等辣的東西放進蟾蜍的嘴里,它的身體就會滲出白汁,然后用竹格柵刮下來,和面調成塊,陰干。這種汁液不能人眼,否則會使眼睛紅腫失明,但可以用紫草汁洗眼,點眼,即消失。
蟾酥始載于《藥性論》,原名蟾蜍眉脂。《本草衍義》始有蟾酥之名,云:眉間有白汁,叫蟾酥。用油單(紙)包眉裂之,酥出單(紙),入藥。本草綱目說:取蟾酥不一:或用手捏眉棱,取油紙和桑葉上的白汁,插背陰,一夜自干白,放在竹筒里。根據上述記載,蟾蜍 酥脆的采制方法和蟾酥的性質與現在的蟾酥一致。原動物蟾蜍始載于名醫別錄。陶隱居云:這是腹大,皮上多痱雷的人,它的皮汁有毒,嚙之,口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