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飲食應以高熱量、易消化、低脂優質蛋白為主,兼顧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合理膳食能減輕肝臟負擔,促進肝細胞修復,延緩病情進展。

高熱量主食選擇軟爛易消化的食物,如稠粥、軟面條、饅頭。每日熱量攝入建議35-40千卡/公斤體重,碳水化合物占總熱量60%-70%。避免粗硬食物如糙米、全麥面包,防止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
優質蛋白攝入量控制在1.2-1.5克/公斤體重,優先選擇魚肉、雞蛋白、豆腐等生物價高的食物。晚期出現肝性腦病前兆時需暫時限制至0.5克/公斤體重。避免動物內臟、肥肉等高嘌呤食物。

維生素補充重點包括維生素K菠菜、西蘭花、維生素C獼猴桃、草莓及B族維生素酵母、瘦肉。肝硬化患者常合并鋅缺乏,可適量進食牡蠣、南瓜子。出現腹水需限制鈉鹽至2克/日,避免腌制食品。
膳食纖維應選擇可溶性膳食纖維如蘋果泥、燕麥片,每日25-30克。不可溶性纖維如芹菜、韭菜可能劃傷曲張靜脈。代償期患者每日飲水1500-2000毫升,失代償期根據尿量調整。
出現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者需將食物加工成糊狀,溫度控制在40℃以下。餐次安排建議每日5-6次少量進食,晚餐不宜過飽。所有食材必須充分煮熟,避免生冷食物。

肝功能Child-Pugh分級C級或合并肝性腦病患者需在營養師指導下進行個體化飲食方案設計。定期監測血清前白蛋白、轉鐵蛋白等營養指標,及時調整膳食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