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腔鏡和腹腔鏡是兩種不同的微創內窺鏡技術,主要區別在于檢查部位、操作路徑及適應癥。宮腔鏡用于觀察子宮腔內情況,通過陰道和宮頸自然通道進入;腹腔鏡則需在腹壁打孔,用于探查盆腔和腹腔器官。兩者在器械設計、麻醉要求和并發癥風險上也有差異。

1、檢查部位:
宮腔鏡針對子宮腔內病變,如子宮內膜息肉、黏膜下肌瘤或異常子宮出血的診斷。器械經陰道直達宮腔,無需體表切口。腹腔鏡則用于檢查盆腔和腹腔器官,包括輸卵管、卵巢、肝臟等,需通過腹壁小切口建立操作通道。
2、操作路徑:
宮腔鏡利用人體自然腔道,通過宮頸置入光學鏡頭和操作器械,創傷極小。腹腔鏡需在臍部或下腹部穿刺1-4個5-10毫米切口,注入二氧化碳建立氣腹后進行操作,屬于有創檢查。
3、適應癥差異:

宮腔鏡適用于宮腔粘連分離、節育器取出、不孕癥宮腔評估等子宮內操作。腹腔鏡常用于異位妊娠手術、卵巢囊腫剔除、輸卵管結扎等盆腔手術,也可用于膽囊切除等腹部外科手術。
4、器械特點:
宮腔鏡鏡體細長,直徑約3-5毫米,配備膨宮泵維持宮腔擴張。腹腔鏡系統包含穿刺器、氣腹機和多種操作器械,如電凝鉤、分離鉗等,可進行復雜手術操作。
5、風險對比:
宮腔鏡可能引發子宮穿孔或感染,但發生率低于1%。腹腔鏡并發癥包括出血、臟器損傷和二氧化碳栓塞,嚴重時需中轉開腹。兩者均需嚴格掌握禁忌癥,如急性炎癥期禁用。

術后均需觀察陰道出血或切口愈合情況,宮腔鏡后2周內避免盆浴和性生活,腹腔鏡術后需逐步恢復飲食并保持傷口干燥。合理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C有助于組織修復,避免劇烈運動1個月。出現發熱、持續腹痛或異常分泌物需及時復診。根據手術類型選擇隨訪時間,常規婦科微創手術建議術后1個月復查超聲評估恢復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