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傷后適宜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以促進傷口愈合。常見推薦食物包括雞蛋、牛奶、魚肉等優質蛋白來源,以及獼猴桃、橙子等維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傷口恢復期的營養支持主要與蛋白質補充、維生素攝入、微量元素補充、抗炎飲食和水分補充等因素有關。

蛋白質是組織修復的基礎物質,每日需保證1.2-1.5克/公斤體重的攝入量。雞蛋清蛋白的生物價達94,牛奶中的乳清蛋白含有人體必需氨基酸。三文魚等深海魚不僅提供優質蛋白,其富含的ω-3脂肪酸還能減輕炎癥反應。
維生素C參與膠原蛋白合成,每日建議攝入100-200毫克。一個獼猴桃含維生素C約85毫克,橙子約53毫克/100克。維生素A可促進上皮細胞生長,動物肝臟、胡蘿卜都是良好來源。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堅果類食物含量豐富。

鋅元素能加速表皮再生,建議每日補充15-25毫克。牡蠣含鋅量最高,每100克達71毫克,牛肉、南瓜子也是良好來源。銅元素參與結締組織形成,貝殼類海鮮、黑巧克力含銅較多。硒元素具有抗氧化功能,巴西堅果、金槍魚含量較高。
ω-3脂肪酸可抑制前列腺素E2等炎性介質產生。亞麻籽油、核桃都是植物性來源。姜黃素具有抗炎特性,可適量使用姜黃調味。同時需限制精制糖、油炸食品等促炎食物的攝入。
每日飲水量應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維持細胞代謝和血液循環。可適量飲用淡鹽水補充電解質。溫涼的綠豆湯、銀耳羹既能補充水分,又具有清熱解毒功效。

嚴重燙傷患者可能出現低蛋白血癥、電解質紊亂等并發癥,需在臨床營養師指導下進行腸內或腸外營養支持。若燙傷面積超過體表10%,或出現發熱、膿性分泌物等感染征象,應及時就醫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