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眼皮長疙瘩可能由瞼腺炎麥粒腫、霰粒腫或過敏反應引起。常見表現為局部紅腫、硬結或瘙癢,通常可通過熱敷、藥物干預或手術引流等方式處理。

瞼腺炎是睫毛毛囊或瞼板腺的急性化膿性炎癥,多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導致。早期表現為眼瞼邊緣紅腫熱痛,可能伴隨黃色膿點形成。輕度病例可用40℃左右溫熱毛巾每日敷眼3-4次,促進炎癥消退。若進展為化膿性感染,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紅霉素眼膏等抗生素藥物。

霰粒腫因瞼板腺出口阻塞導致分泌物潴留形成,屬于慢性非感染性炎癥。特征性表現為眼瞼皮下無痛性硬結,直徑可達2-8毫米。發病與用眼衛生不良、油脂分泌異常有關。初期可通過熱敷聯合瞼板腺按摩改善,較大囊腫需行霰粒腫刮除術。反復發作患者需排查是否存在瞼緣炎等基礎病變。
過敏反應常見于接觸花粉、化妝品等致敏原后,表現為眼瞼皮膚丘疹伴劇烈瘙癢。可能與特應性體質或免疫異常相關。需立即脫離過敏原,冷敷可緩解腫脹,嚴重者需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組胺藥物。合并結膜充血時建議加用色甘酸鈉滴眼液控制炎癥。

持續超過2周未消退的腫塊、視力受影響或全身發熱癥狀出現時,應及時至眼科排查皮脂腺癌等罕見病變。日常需注意避免揉眼,化妝工具定期消毒,隱形眼鏡佩戴者應嚴格遵循護理規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