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原位癌不屬于惡性腫瘤,它是一種非浸潤性癌,癌細胞局限于乳腺導管或小葉內,未突破基底膜向周圍組織浸潤轉移。乳腺原位癌主要有導管原位癌和小葉原位癌兩種類型,其生物學行為與惡性腫瘤存在本質差異。

乳腺原位癌的癌細胞雖然具有異常增殖特征,但尚未獲得侵襲和轉移能力。病理學上,癌細胞僅存在于乳腺導管或小葉的基底膜內,未穿透至間質或血管。這種局限性生長模式決定了其臨床預后良好,手術完整切除后復發概率極低。導管原位癌多由乳腺X線檢查發現微小鈣化灶,小葉原位癌則常為偶然病理診斷,兩者均無典型腫塊表現。

極少數情況下,乳腺原位癌可能進展為浸潤性癌,但概率遠低于惡性腫瘤的自然病程。研究顯示,未經治療的導管原位癌約有一半概率在十年內發展為浸潤性癌,而規范手術后該風險可降至極低水平。小葉原位癌的惡性轉化風險更低,通常被視為乳腺癌高風險標志而非直接癌前病變。這種潛在惡變風險與惡性腫瘤的必然侵襲性有本質區別。

乳腺原位癌患者術后需定期隨訪乳腺X線或超聲檢查,建議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體重在合理范圍,限制酒精攝入,適度運動有助于降低乳腺癌風險。飲食上可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攝入,減少高脂高糖食物,避免使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心理上無須過度焦慮,正確認識疾病性質有助于康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