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持續兩周可能由內分泌失調、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凝血功能障礙、黃體功能不全等原因引起,需結合婦科檢查明確診斷。長期經期延長可能導致貧血,建議盡早就醫排查病因。

1、內分泌失調
精神壓力過大或過度節食可能影響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導致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紊亂。表現為經期延長但出血量少,可能伴有經前乳房脹痛。可通過規律作息、補充維生素E調節,必要時使用雌孕激素序貫療法。
2、子宮肌瘤
肌壁間肌瘤可能增大子宮內膜面積,黏膜下肌瘤易引發異常子宮出血。常見經量增多伴血塊,超聲檢查可確診。體積較小者可用米非司酮縮瘤,較大肌瘤需行肌瘤剔除術。
3、子宮內膜息肉
雌激素過度刺激導致內膜局部增生,形成帶蒂贅生物。典型癥狀為經間期出血和經期延長,宮腔鏡檢查是金標準。建議行息肉電切術,術后服用短效避孕藥預防復發。

4、凝血功能障礙
血小板減少癥或血友病等疾病可能影響凝血機制,導致經血不易凝固。需檢查凝血四項和血小板計數,確診后需輸注凝血因子或血小板,同時配合氨甲環酸等止血藥物。
5、黃體功能不全
黃體過早萎縮會使孕激素水平不足,子宮內膜脫落不全?;A體溫監測顯示高溫相短于11天,確診后需在月經后半周期補充黃體酮膠囊,促進內膜完整脫落。

經期延長期間應避免劇烈運動和寒涼飲食,保持外陰清潔干燥??蛇m量增加動物肝臟、菠菜等富鐵食物,預防缺鐵性貧血。建議記錄月經周期和出血情況,就診時攜帶近3個月的基礎體溫記錄單,幫助醫生更準確判斷病因。若伴隨頭暈乏力等貧血癥狀,需立即就醫進行血常規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