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可通過分餐制、餐具消毒、避免生食、規范用藥、定期復查等方式控制傳播和復發。該感染通常由共用餐具、進食污染食物、胃黏膜損傷、免疫力低下、家族聚集性等因素引起。
1、分餐隔離:實行分餐制或使用公筷公勺,避免唾液交叉污染。感染者餐具需單獨清洗后煮沸消毒20分鐘,牙刷等個人用品每月更換。家庭內其他成員建議進行碳13呼氣試驗篩查。

2、飲食管理:避免食用生魚片、未全熟牛排等生冷食物,禁飲超過60℃的熱茶熱湯。每日可攝入200g無糖酸奶補充益生菌,選擇卷心菜、西蘭花等富含蘿卜硫素的蔬菜幫助修復胃黏膜。
3、用藥規范:標準四聯療法包含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鉍劑枸櫞酸鉍鉀、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需嚴格按療程服用14天,服藥期間戒酒并補充維生素B族減輕口苦癥狀。
4、癥狀監測:治療期間記錄腹痛、反酸等不適癥狀,完成療程后間隔4周進行呼氣復查。出現持續黑便、體重驟降需立即胃鏡檢查,排除可能伴隨的胃潰瘍或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
5、環境消毒:廚房砧板生熟分開并使用75%酒精擦拭,冰箱每周用含氯消毒劑清潔。外出就餐選擇衛生評級B級以上餐廳,避免食用街頭攤販的涼拌菜等高危食品。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需建立長期健康檔案,每半年檢測胃蛋白酶原比值。日常增加慢跑、游泳等有氧運動提升免疫力,烹飪多用蒸煮方式減少油脂攝入,餐后咀嚼無糖口香糖刺激堿性唾液分泌中和胃酸。家庭成員共同進行幽門螺旋桿菌篩查可降低重復感染風險,兒童感染者需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劑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