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減少是腫瘤患者化療后常見并發癥,通常由骨髓抑制導致。臨床常用升血小板藥物包括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艾曲泊帕、羅米司亭等。

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通過模擬天然血小板生成素作用刺激巨核細胞增殖分化,適用于實體瘤化療后血小板減少。該藥需皮下注射,使用期間需監測血小板計數變化,避免血栓風險。部分患者可能出現發熱、肌肉酸痛等不良反應。
艾曲泊帕是小分子非肽類血小板生成素受體激動劑,口服給藥方便。該藥通過激活血小板生成素受體信號通路促進血小板生成,特別適用于慢性肝病相關血小板減少癥。用藥期間需定期檢查肝功能,避免與其他影響肝酶代謝的藥物聯用。

羅米司亭為Fc-肽融合蛋白類血小板生成素受體激動劑,通過結合并激活血小板生成素受體發揮作用。該藥每周皮下注射一次,適用于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二線治療。常見不良反應包括頭痛、關節痛等,長期使用需警惕骨髓纖維化風險。
對于嚴重血小板減少患者,當血小板計數低于10×10?/L或存在活動性出血時,需考慮輸注血小板懸液進行緊急支持治療。同時應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影響血小板功能的藥物,減少創傷性操作。

化療后血小板減少的預防管理同樣重要。治療前評估患者基線血小板水平,高風險患者可考慮預防性使用升血小板藥物。化療期間加強營養支持,適當補充維生素B12、葉酸等造血原料,定期監測血常規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