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患者可通過調整飲食結構、選擇高營養密度食物、分次少量進食、使用營養補充劑、必要時接受腸內營養支持等方式加強營養補充。營養不良可能由吞咽困難、腫瘤消耗、消化吸收障礙、治療副作用、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

1、調整飲食結構:
將主食改為糊狀米粥、軟爛面條等易吞咽食物,蛋白質選擇魚肉、蛋羹、豆腐等低脂易消化來源。每日保證1.2-1.5g/kg蛋白質攝入,脂肪以橄欖油、堅果醬為主,避免油炸食品刺激食管。
2、高營養密度食物:
優先選擇牛油果、香蕉、紅薯等富含碳水及維生素的食材,自制營養奶昔添加乳清蛋白粉。每100ml流質食物熱量需達到1-1.5kcal,可混合芝麻醬、花生醬增加能量密度。

3、分次少量進食:
采用6-8餐/日的進食頻率,單次攝入200-300ml流質或半流質食物。餐前用淡鹽水漱口清潔食管,進食時保持坐姿,餐后30分鐘內避免平臥以防反流。
4、營養補充劑使用:
口服全營養制劑如安素、能全素、瑞代等補充每日500-800kcal熱量缺口。存在嚴重吞咽困難時可選擇短肽型配方粉,搭配維生素B12、維生素D3等微量營養素制劑。
5、腸內營養支持:
經鼻胃管或胃造瘺管給予整蛋白型腸內營養液,輸注速度從30ml/h逐步增至100ml/h。需監測電解質平衡,出現腹瀉時改用含膳食纖維的配方,每日總液量不低于1500ml。

營養補充需配合適度活動促進消化,餐后散步10-15分鐘可改善胃腸蠕動。定期監測前白蛋白、轉鐵蛋白等營養指標,體重下降超過5%需及時就醫。治療期間保持口腔濕潤,用吸管小口飲用鮮榨果蔬汁補充維生素,避免酸性食物刺激黏膜。心理疏導有助于改善食欲,家屬陪伴進食可增加患者攝入意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