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術后需重建手術的情況包括腫瘤切除范圍大導致頜面部缺損、功能嚴重受損、影響吞咽或語言、存在明顯外觀畸形、術后放療需保護重要結構。重建方式可選擇游離皮瓣移植、帶蒂皮瓣轉移、骨組織移植、種植牙修復、贗復體修復等。

1、大面積缺損:
腫瘤侵犯范圍廣需擴大切除時,可能造成頜骨、舌體或頰部大面積組織缺失。超過1/2舌體切除或下頜骨節段性缺損會直接影響咀嚼和發音功能,需通過血管化腓骨瓣或前臂皮瓣移植恢復結構完整性。
2、功能喪失:
腫瘤累及口底或軟腭導致吞咽功能障礙,或舌根切除影響發音清晰度時,需采用胸大肌皮瓣或股前外側皮瓣重建。術后三個月內進行功能訓練可提高吞咽成功率60%以上。

3、外觀畸形:
面部皮膚或唇部缺損超過1/3面積時,可能引發嚴重心理障礙。采用頦下動脈皮瓣或游離腹直肌皮瓣修復,能改善面部對稱性,患者滿意度達85%以上。
4、放療防護:
計劃術后放療的患者,下頜骨暴露區域需用胸鎖乳突肌皮瓣覆蓋。放療前完成重建可降低放射性骨壞死風險,五年生存率提高12%-15%。
5、復合組織缺損:
同時存在皮膚、黏膜和骨組織缺損時,需采用串聯皮瓣或嵌合皮瓣修復。髂骨肌皮瓣適合下頜骨與軟組織聯合缺損,術后咬合力可恢復至正常水平70%。

術后需持續進行張口訓練、語言康復及頸部活動度鍛煉,每日3次每次15分鐘。飲食選擇高蛋白流質如牛奶蒸蛋,逐步過渡到軟食如魚肉粥。定期復查皮瓣血運情況,避免吸煙飲酒,使用含氟牙膏維護剩余牙齒。出現皮瓣顏色發暗或傷口滲液需立即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