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叮咬后需迅速拔除毒刺并用肥皂水沖洗,局部冷敷可緩解腫痛,過敏反應需立即就醫。蜜蜂毒液可能引起局部紅腫、灼痛或全身過敏反應,處理方式主要有毒刺清除、傷口消毒、抗過敏藥物使用、局部癥狀緩解、嚴重反應急救。

1、毒刺清除
蜜蜂蜇傷后毒刺常殘留皮膚內,需用卡片類硬物橫向刮除,避免擠壓毒囊。毒刺殘留時間越長,毒液釋放越多,可能加重局部組織水腫。肉眼觀察傷口可見黑色針狀物,周圍皮膚呈蒼白色隆起。禁用鑷子直接夾取,防止毒液二次注入。
2、傷口消毒
毒刺清除后需用流動清水沖洗至少5分鐘,配合肥皂水或碘伏消毒。堿性毒液可被酸性溶液中和,但醋酸類物質可能刺激傷口。消毒后保持創面干燥,覆蓋無菌敷料防止繼發感染。糖尿病患者或免疫缺陷者需加強傷口觀察。
3、抗過敏藥物
出現蕁麻疹或瘙癢可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組胺藥物,嚴重過敏需肌注腎上腺素。蜂毒過敏者可能出現喉頭水腫或休克,需隨身攜帶預充式腎上腺素筆。用藥后需監測血壓心率,過敏反應遲發可能發生在蜇傷后72小時內。
4、局部癥狀緩解
局部紅腫可用冰袋間歇冷敷,每次不超過20分鐘防止凍傷。抬高患肢減少腫脹,外用氫化可的松乳膏減輕炎癥反應。避免搔抓導致皮膚破損,繼發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可能形成蜂窩織炎。疼痛明顯可短期服用對乙酰氨基酚。
5、嚴重反應急救
出現呼吸困難、意識模糊等全身癥狀需立即呼叫急救。過敏性休克患者需平臥并抬高下肢,保持氣道通暢。急救人員到達前可重復使用腎上腺素,靜脈補液維持有效循環。有蜂毒過敏史者建議進行免疫治療降低未來反應風險。
被蜜蜂叮咬后24小時內避免飲酒及劇烈運動,觀察是否出現延遲過敏反應。日常戶外活動建議穿淺色致密衣物,避開開花植物密集區域。養蜂人員應佩戴專業防護面罩,蜂群附近避免使用香水等芳香劑。兒童被蜇傷后家長需檢查口腔有無蜇傷防止氣道阻塞,過敏體質者建議進行特異性免疫球蛋白檢測。出現局部化膿或持續發熱提示繼發感染,需就醫進行傷口細菌培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