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狹窄是指陰道管腔異常縮窄,可能由先天發育異常、手術瘢痕、炎癥粘連、放射治療或外傷等因素引起。陰道狹窄的典型表現包括性交疼痛、月經排出困難、婦科檢查器械難以置入、反復泌尿系統感染及分娩障礙。

1、性交疼痛
陰道狹窄最常見的癥狀是性交時出現持續性疼痛或不適感,疼痛程度與狹窄部位和程度相關。部分患者可能因疼痛導致性欲減退或回避性生活,長期可能影響伴侶關系。這種情況多見于產后會陰側切瘢痕攣縮或老年性陰道萎縮患者。
2、月經排出困難
嚴重陰道狹窄可能導致經血排出受阻,表現為經期延長、經血滯留或周期性下腹痛。部分患者會出現陰道積血引發脹痛感,甚至繼發感染形成陰道積膿。青春期女性若存在先天性陰道閉鎖,可能在初潮時突發劇烈腹痛就診。
3、檢查受限
婦科檢查時可見陰道口或陰道壁彈性降低,窺陰器置入困難或無法完全展開。醫生可能觸及陰道壁僵硬區域或觸及條索狀瘢痕組織。這種情況常見于盆腔放射治療后或陰道炎反復發作導致的黏膜纖維化。

4、泌尿系統癥狀
陰道前壁嚴重狹窄可能壓迫尿道,導致尿頻、尿急或排尿不暢等膀胱刺激癥狀。部分患者因排尿后陰道內尿液殘留,容易引發反復尿路感染。這種情況需要與單純泌尿系統疾病進行鑒別診斷。
5、分娩障礙
產道評估發現陰道狹窄的孕婦,分娩時可能出現產程延長、胎頭下降受阻或嚴重會陰撕裂。瘢痕性狹窄患者更有子宮破裂風險,通常需要提前制定剖宮產方案。先天性陰道發育異常者需在孕前進行生殖道評估。

陰道狹窄患者應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清洗會陰,選擇寬松透氣的棉質內褲減少摩擦。日常可進行盆底肌放松訓練緩解肌肉痙攣,嚴重者需使用陰道擴張器治療。建議出現癥狀時盡早就診婦科,通過婦科檢查、陰道超聲或核磁共振明確狹窄程度,根據病因選擇手術松解、激素治療或持續擴張等方案。術后需定期隨訪防止再次粘連,保持會陰清潔干燥有助于預防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