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活檢是通過穿刺或手術方式獲取少量肝組織進行病理檢查的醫療操作。主要用于診斷肝臟疾病、評估病變程度及指導治療,屬于有創性檢查但安全性較高。

肝活檢的適應癥主要有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脂肪肝、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和肝臟腫瘤等。當血液檢查或影像學無法明確診斷時,肝活檢能提供組織學證據。對于不明原因的肝功能異常、肝脾腫大或黃疸,活檢可幫助鑒別病因。

操作方式包括經皮穿刺活檢、經頸靜脈活檢和腹腔鏡活檢三種。經皮穿刺最常用,在超聲引導下用細針抽取肝組織;經頸靜脈適合凝血功能障礙者;腹腔鏡活檢則用于需同時進行腹腔探查的病例。術前需評估凝血功能,術后需臥床觀察6小時以防出血。
檢查結果可明確肝臟炎癥分級、纖維化分期,鑒別良惡性腫瘤。例如酒精性肝病可見脂肪變性和馬洛里小體,乙肝可見毛玻璃樣肝細胞。病理報告通常需3-5個工作日出具。

并發癥發生率約1%-3%,主要有局部疼痛、出血和膽汁性腹膜炎。嚴重出血需輸血處理的概率低于0.5%。禁忌癥包括嚴重凝血異常、肝包蟲病和大量腹水。現代影像技術發展使部分病例可通過無創檢查替代活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