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起白塊可能與白癜風、白色糠疹、花斑癬、貧血痣或炎癥后色素減退有關。這些情況通常由皮膚色素異常、真菌感染或局部炎癥反應引起,具體表現和治療方法如下:
白癜風是一種常見的色素脫失性疾病,可能與自身免疫異常、遺傳因素或神經化學物質有關。皮損表現為邊界清晰的乳白色斑片,表面光滑無鱗屑。治療可選用糖皮質激素軟膏如鹵米松、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如他克莫司或光療。進展期患者需口服小劑量激素控制發展。
白色糠疹好發于兒童面部,表現為邊緣模糊的淡白色斑片,伴有細碎鱗屑。發病與皮膚干燥、日曬或營養不良有關。日常需加強保濕護理,嚴重時可短期外用弱效激素如氫化可的松。
花斑癬由馬拉色菌感染引起,皮損呈淡白色或褐色斑疹,表面有糠秕狀脫屑。治療采用抗真菌藥物如酮康唑洗劑、聯苯芐唑乳膏,頑固病例需口服伊曲康唑。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可預防復發。
貧血痣屬于先天性血管發育異常,表現為摩擦后不發紅的蒼白色斑片,多終身穩定無需治療。炎癥后色素減退則繼發于濕疹、銀屑病等皮膚病變,原發病治愈后色素多可逐漸恢復。
若白塊持續擴大、伴有瘙癢或出現在暴露部位,建議盡早就診皮膚科。醫生將通過伍德燈檢查、皮膚鏡或病理活檢明確診斷,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日常需注意防曬,避免使用刺激性護膚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