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膜炎可能導致失明,其風險與炎癥類型、治療時機及并發癥有關。葡萄膜炎可通過局部激素滴眼液、免疫抑制劑、睫狀肌麻痹劑等方式控制,嚴重者需玻璃體切除術或激光治療。該病可能由自身免疫異常、感染、外傷、基因易感性等因素引起,常伴隨眼紅、畏光、視物模糊等癥狀。

1、炎癥類型:
前葡萄膜炎以虹膜睫狀體炎為主,及時治療較少致盲;后葡萄膜炎累及視網膜或脈絡膜,未控制可引發黃斑水腫、視神經萎縮。中間葡萄膜炎易形成玻璃體混濁,長期炎癥導致牽引性視網膜脫離。
2、治療時機:
發病72小時內使用醋酸潑尼松龍滴眼液可有效抑制前房炎癥,延誤治療易引發瞳孔后粘連。慢性葡萄膜炎需持續使用環孢素等免疫調節劑,突發視力下降需排查視網膜壞死等急癥。

3、并發癥風險:
反復發作易繼發青光眼,眼壓超過30mmHg會加速視神經損傷。炎癥性白內障需在穩定期行超聲乳化術,合并視網膜血管炎可能需玻璃體腔注射雷珠單抗。
4、感染因素:
皰疹病毒性葡萄膜炎需聯合阿昔洛韋全身治療,梅毒性葡萄膜炎未及時驅梅治療可致視盤炎。結核性葡萄膜炎表現為肉芽腫性炎癥,需規范抗結核治療6個月以上。
5、系統性疾病:
強直性脊柱炎相關葡萄膜炎占HLA-B27陽性患者的30%,需生物制劑干預。白塞病致視網膜血管閉塞者,2年內失明率達25%,需硫唑嘌呤聯合糖皮質激素沖擊。

葡萄膜炎患者需每日補充葉黃素10mg、維生素C 500mg,避免劇烈運動誘發玻璃體牽拉。強光環境下佩戴UV400墨鏡,定期監測眼壓和OCT檢查。突發眼痛伴嘔吐需急診排除急性閉角型青光眼,長期使用激素者每季度檢查骨密度。飲食選擇低升糖指數食物控制血糖波動,每周3次30分鐘有氧運動改善微循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