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腔鏡手術是一種通過自然腔道進行的微創診療技術,主要用于子宮腔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手術操作流程可分為術前準備、術中操作及術后處理三個階段。

術前準備階段需完善相關檢查,包括血常規、凝血功能、傳染病篩查等實驗室檢查,以及心電圖、胸片等評估患者全身狀況。術前需禁食6-8小時,排空膀胱,必要時進行宮頸預處理。手術器械準備包括宮腔鏡主機系統、膨宮設備、光學鏡體、操作器械及灌注系統等。

術中操作首先進行體位擺放,取膀胱截石位,常規消毒鋪巾。放置陰道窺器暴露宮頸,使用宮頸鉗固定宮頸前唇。依次擴張宮頸至適合鏡體通過的寬度,連接膨宮系統并設定合適壓力通常維持在80-100mmHg。緩慢置入宮腔鏡,按順序觀察宮頸管、宮腔形態、子宮內膜、雙側輸卵管開口等結構。發現病變時根據性質采取相應處理:子宮內膜息肉行電切術,子宮粘膜下肌瘤行切除術,宮腔粘連行分離術,子宮內膜活檢取材等。術中持續監測膨宮液出入量,防止液體過量吸收綜合征。
術后處理包括觀察患者生命體征,注意陰道出血情況。常規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必要時給予縮宮藥物。術后24小時內需密切監測尿量,出現異常及時處理。術后1個月禁止性生活及盆浴,定期復查評估手術效果。

該手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的優勢,但需嚴格掌握適應癥和禁忌癥。常見并發癥包括子宮穿孔、出血、感染等,規范操作可有效降低風險。術后病理檢查對明確診斷具有決定性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