睪丸萎縮是指睪丸體積異常縮小或功能減退的病理狀態,可分為生理性萎縮和病理性萎縮兩類。正常成人睪丸體積約為15-25毫升,若低于12毫升或較原有體積顯著縮小,并伴隨生精功能或激素分泌異常,即可診斷為睪丸萎縮。

生理性萎縮主要與年齡增長相關,男性50歲后睪丸會逐漸縮小,屬于正常衰老現象。病理性萎縮常見原因包括睪丸炎后遺癥如流行性腮腺炎性睪丸炎、精索靜脈曲張、隱睪未及時矯正、睪丸扭轉缺血、長期酗酒或激素治療等。部分患者可能因垂體病變導致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間接引發睪丸萎縮。

典型癥狀表現為陰囊空虛感、睪丸觸診質地變軟,可能伴隨男性第二性征減退如胡須稀疏、性欲下降、勃起功能障礙或不育。兒童期發病者可能出現青春期延遲。實驗室檢查可發現睪酮水平降低,精液分析顯示少精或無精癥。
確診需結合超聲檢查評估睪丸體積和血流,激素水平檢測FSH、LH、睪酮幫助判斷病因來源。治療需針對原發病因:感染后萎縮可嘗試激素替代治療;精索靜脈曲張需行精索靜脈高位結扎術;垂體病變需處理下丘腦-垂體軸異常。已發生不可逆萎縮者,需長期補充睪酮維持生理功能。

建議出現睪丸體積明顯變化或伴隨功能障礙者及時就診泌尿外科。青春期前男孩若發現睪丸發育停滯,應盡早就診兒童內分泌科,避免影響終身生育能力和性發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