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疼伴隨出血可能由牙齦炎、牙周炎、齲齒或外傷等因素引起。常見癥狀包括牙齦紅腫、咀嚼疼痛、自發性出血等,需根據具體病因采取針對性處理。

牙齦炎是牙菌斑堆積引發的牙齦邊緣炎癥。日常口腔清潔不足會導致菌斑鈣化形成牙石,刺激牙齦充血腫脹。輕度表現為刷牙出血,可通過超聲波潔牙去除牙石,配合復方氯己定含漱液消炎。牙周炎是牙齦炎的進展階段,伴隨牙槽骨吸收和牙周袋形成。除潔治術外,可能需齦下刮治,嚴重者需牙周翻瓣手術。常用輔助藥物包括甲硝唑片和鹽酸米諾環素軟膏。

齲齒深達牙髓時可能引發根尖周炎,造成牙齦瘺管出血。需進行根管治療清除感染牙髓,完成后建議全冠修復保護患牙。急性外傷導致的牙齒松動出血,需立即冷敷止血,24小時內進行牙弓夾板固定。妊娠期牙齦瘤、血液病等全身性疾病也可能表現為牙齦出血,需排查凝血功能異常。
日常護理建議使用軟毛牙刷和牙線清潔鄰面,避免橫向用力刷牙。含氟牙膏可增強牙釉質抗齲能力,但出血期間慎用牙簽等尖銳物品。維生素C缺乏可能加重牙齦出血,可適量增加柑橘類水果攝入。

若出血持續超過3天或伴發熱、牙齒松動,需口腔科就診排除頜骨囊腫等病變。夜間突發劇烈疼痛可臨時服用布洛芬緩解,但需避免阿司匹林類可能加重出血的藥物。糖尿病患者出現牙齦出血應優先控制血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