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鼻血可通過壓迫止血、冷敷、鼻腔填塞、藥物治療、電凝止血等方式治療。流鼻血通常由鼻腔干燥、外傷、炎癥、高血壓、血液病等原因引起。

鼻腔干燥是流鼻血的常見原因,秋冬季節空氣濕度低或長期處于空調環境易導致鼻黏膜干裂出血。保持室內濕度在50%-60%,使用生理鹽水噴鼻可有效預防。
外傷性鼻出血多見于挖鼻、擤鼻過猛或鼻部撞擊。出血時應坐位前傾,用拇指食指緊捏鼻翼10-15分鐘,同時冷敷鼻梁和額頭。避免仰頭防止血液倒流嗆咳。

炎癥因素包括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等,炎癥導致鼻黏膜充血脆弱。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可減輕炎癥反應,出血期間需暫停使用鼻用減充血劑。
高血壓患者鼻出血常表現為出血量大、難止住。監測血壓并按醫囑服用氨氯地平、纈沙坦等降壓藥物,出血時需同時控制血壓和局部止血。

血液系統疾病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友病等可能以反復鼻出血為首發癥狀。這類患者需完善血常規、凝血功能檢查,必要時輸注血小板或凝血因子。長期反復出血或出血量大時應及時就診耳鼻喉科,排除鼻腔血管瘤等器質性病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