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痔的診斷主要依據肛門視診、指診及肛門鏡檢查,需同時具備內痔和外痔的臨床特征。典型表現包括排便出血、肛門腫物脫出、疼痛及瘙癢,可能伴有肛門潮濕或異物感。

1、肛門視診
通過觀察肛周皮膚可發現外痔部分,表現為肛緣皮下柔軟團塊或靜脈曲張形成的紫暗色腫物。血栓性外痔可見局部皮膚緊張發亮伴觸痛,結締組織性外痔多呈皮贅樣增生。視診時需注意腫物大小、位置及是否合并肛裂、濕疹等并發癥。
2、直腸指診
檢查者戴手套涂抹潤滑劑后,食指緩慢進入肛管觸摸齒狀線附近。內痔部分在未脫出時可能觸及柔軟黏膜隆起,嚴重者可捫及動脈搏動。指診可評估括約肌張力,排除直腸息肉、腫瘤等疾病,同時判斷是否存在肛乳頭肥大等伴隨病變。
3、肛門鏡檢查
將肛門鏡插入肛管后觀察齒狀線上方黏膜,內痔表現為直腸下端黏膜充血、糜爛或潰瘍,按嚴重程度可分為黏膜隆起、出血性紫暗色團塊或環形脫垂。檢查時囑患者做排便動作有助于觀察痔核脫出情況,需記錄痔核數量、方位及出血點。

4、癥狀評估
典型癥狀包括無痛性便血,血液鮮紅且附著于糞便表面;痔核脫出初期可自行回納,后期需手法推回或持續脫垂;合并血栓形成時出現劇烈疼痛。需詳細詢問病史,排除炎癥性腸病、直腸腫瘤等引起的類似癥狀,評估便秘、久坐等誘發因素。
5、鑒別診斷
需與直腸脫垂鑒別,后者黏膜皺襞呈同心圓排列;肛裂多伴排便刀割樣疼痛及哨兵痔;直腸息肉觸診有蒂且質地較硬。對年齡超過40歲或有報警癥狀者,應建議結腸鏡檢查排除惡性腫瘤。

確診混合痔后,輕度患者可通過增加膳食纖維攝入、保持規律排便習慣緩解癥狀,避免久坐久站。每日溫水坐浴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出現持續出血或嵌頓痔需及時就醫。手術治療適用于Ⅲ度以上混合痔,具體方式需根據痔核形態及嚴重程度選擇,術后需注意肛門清潔以防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