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口腔皰疹可能表現為口腔黏膜充血、簇狀水皰、潰瘍疼痛、發熱拒食、淋巴結腫大等癥狀。
1、黏膜充血:
早期可見口腔黏膜局部發紅,常見于牙齦、舌緣或頰部。充血區域可能伴隨灼熱感,兒童常因不適頻繁用手觸碰口腔。保持口腔清潔可用生理鹽水輕柔擦拭,避免酸性食物刺激黏膜。

2、簇狀水皰:
充血后1-2天出現針尖大小水皰,呈透明或淡黃色簇狀分布。水皰壁薄易破,破裂后形成淺表糜爛面。皰疹多集中在硬腭、唇內側等角化黏膜區域,需防止兒童抓撓導致繼發感染。
3、潰瘍疼痛:
水皰破潰后形成邊緣規則的圓形潰瘍,基底呈灰白色。疼痛明顯時可影響進食和吞咽,嬰幼兒表現為流涎增多、哭鬧不安。局部涂抹兒童專用苯佐卡因凝膠可暫時緩解疼痛。

4、發熱拒食:
約60%患兒伴隨38-39℃中低熱,通常持續2-3天。口腔疼痛導致拒絕進食飲水,可能出現脫水癥狀。體溫超過38.5℃可服用對乙酰氨基酚,同時補充電解質溶液維持水鹽平衡。
5、淋巴結腫大:
頜下或頸部淋巴結常腫大如黃豆大小,觸痛明顯但表面皮膚無紅腫。這是機體免疫應答的正常反應,通常隨皰疹消退逐漸縮小。避免擠壓淋巴結,觀察是否伴隨化膿性改變。

發病期間建議選擇溫涼的流質食物如米湯、藕粉,避免柑橘類水果等刺激性飲食。保持每日1500ml水分攝入,用軟毛牙刷清潔未潰瘍區域。若72小時內持續高熱或出現嗜睡、尿量減少等脫水表現,需及時兒科就診。恢復期可適當補充維生素B族和鋅制劑促進黏膜修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