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期陰唇瘙癢可通過保持清潔干燥、避免刺激物、使用溫和洗液、穿著透氣棉質內褲、局部冷敷等方法緩解。瘙癢通常由經血刺激、衛生用品過敏、局部潮濕、真菌感染或激素波動等因素引起。

1、保持清潔干燥:
經血殘留易滋生細菌,建議每2-3小時更換衛生巾,排尿后用清水從前向后沖洗外陰。避免使用肥皂或沐浴露直接清潔陰唇黏膜,清潔后輕輕拍干而非擦拭,減少摩擦刺激。夜間可裸睡或穿寬松睡裙促進透氣。
2、避免刺激物:
停用含香料、熒光劑的衛生巾和護墊,選擇無添加的純棉產品。經期避免使用陰道沖洗液、私處香水等化學制品。瘙癢發作期間暫禁辛辣食物、酒精及咖啡,這些物質可能加重黏膜充血。
3、使用溫和洗液:

可選擇pH值4.0-5.5的弱酸性女性專用洗液,如含乳酸成分的清潔產品,幫助維持正常菌群平衡。清洗時需稀釋后使用,每日不超過1次。避免使用堿性肥皂或抗菌洗劑破壞局部微環境。
4、穿著透氣材質:
緊身化纖內褲會加劇局部悶熱潮濕,應更換為100%純棉內褲并每日高溫燙洗。經期避免穿連褲襪、緊身牛仔褲等不透氣服裝,居家時可穿裙裝保持通風。衛生巾選擇透氣的網面或純棉表層類型。
3、局部冷敷:
將冷藏的生理鹽水浸濕無菌紗布,敷于瘙癢部位5-8分鐘可暫時緩解不適。冷敷后及時擦干水分,避免低溫刺激導致血管收縮-擴張反復。禁止抓撓或使用熱水燙洗,可能造成皮膚屏障損傷。

經期需增加富含維生素B族的全谷物、深綠色蔬菜攝入,補充鋅元素有助于皮膚修復。每日飲用2000ml水稀釋尿液減少刺激,避免久坐壓迫會陰部。若瘙癢伴隨豆腐渣樣白帶、皮膚潰爛或持續超過3天,需就醫排查念珠菌感染、接觸性皮炎等病理性因素,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克霉唑乳膏、氫化可的松軟膏等藥物。月經結束后仍反復發作需進行婦科內分泌檢查。








